水穿京城 古都风韵丨德胜桥

来源:《图说北京大运河文化带》  发布时间:2024-04-17

  德胜桥位于“摄政王府”西南500米德胜门内大街什刹海后海与西海交汇处,是后海与西海的分界桥。

  元初,积水潭与什刹海是一片海子。建元大都城时设水关,积水潭的水位有所下降,积水潭水城与什刹海水域渐渐地分开。明代修筑北京城时在此建石桥,为闸桥合一的单孔石拱桥,因地近德胜门而得名。

连接什刹西海与后海的德胜桥

  德胜桥将积水潭一分为二,桥西称积水潭,桥东称什刹海。现存德胜桥单孔,砖砌石拱,长约18米,宽约11米。东西两侧各有望柱6根,高1.2米,方形。栏板5块,高1米,宽3.1米。桥面原为拱形,1919年改为平缓的桥面,并增设步行道。1943年改石栏板为城砖砌筑的宇墙式栏板老德胜桥西接夹城巷,东连长板巷,为双曲拱桥,建于20世纪70年代桥梁两侧是一条约200米的弯曲细长的引水河道。河中流水清澈。两岸高柳摇翠。西海水经过弯曲的引水河道,由德胜桥下穿过。历史上的德胜桥“桥上盖亭”,每逢十五,有一刻,月亮刚好落在桥上的亭子后,人从桥上走过仿佛“人在月中”,故名“德胜伴月”或“德胜望月”

  明代,德胜桥东曾有大面积稻田,至清代尚有记载称此地“稻田八百亩以供御用,内官监四十人领之”。桥两侧“缥萍映波,黍稷硬稻”的风光在北京城内十分鲜见。达官显贵纷纷于这里兴建名园,如定国公园、米氏漫园、杨园等,但今俱无遗迹可考。释家对这里的环境亦颇感兴趣,“桥东有永泉庵,北有佑圣寺,唐遗刹也。少东为寿明寺”(《光绪顺天府志》)。清《钦定日下旧闻考》转引《燕都游览志》:“德胜桥在德胜门内。西有积水潭,潭水注桥下,东行。桥卑不能度舟。湖中鼓人抵桥俱登岸,空舟顺流始得渡,复登舟东泛。”可知当年德胜桥畔设有码头。每年的阴历六月六,有吹鼓手引路,列队牵来大批马匹到德胜桥旁湖边刷洗。德胜桥呈现出桥上过人走车,桥下行船渡舟,湖边刷洗马匹的景象。

  近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住在距离德胜桥不远的羊圈胡同,什刹海是他小时候游玩的地方,他对此地印象深刻,在其文学作品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到了德胜桥,西边一湾绿水,缓缓地从净业湖向东流来,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麦穗鱼。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这一描述正是民国时期德胜桥四周环境的真实写照,复原了当年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的市井生活。

什刹后海通风廊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水系和周边环境进行了治理,1984年对德胜桥大规模修缮。1987年在桥东建后海儿童乐园,并立康克清1987年5月题写的“西城区什刹海儿童乐园”“西城区儿童乐园兴建记”,在儿童乐园立有“向资助什刹海儿童乐园的单位和个人致敬”碑,以示纪念。德胜桥于1989年8月1日被列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德胜古桥以特有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什刹后海北岸西域式门楼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图说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作者:李建平、杨文利;图片来源:原文配图)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