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古发现中的云纹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1-03-01

   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外观设计正式对外发布。火炬以传统的“祥云”纹样打底,传达吉祥的寓意,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延续。

  祥云,顾名思义,指吉祥的云彩,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云纹。古人出于对云的敬畏,在纹饰上设计出各种和云有关的图案,运用于器物、服饰、建筑上,特别是在宗教中大量使用。

  北京的考古发现中,有许多带有云纹的文物。 

图一:西周的云雷纹青铜簋 

图二:春秋早期的单耳云纹铜 

图三:战国半瓦当上的山云纹 

图四:唐代铜镜上的卷云纹 

图五:辽代墓葬上的祥云图案 

图六:元代金饰上的云纹 

图七:明代金盒上的云纹

  西周青铜器上的云雷纹和春秋青铜器上的卷云纹

  北京商代的青铜器上就出现了云雷纹,西周沿用。云雷纹也称方形云纹,是一种变形的云纹,在云纹拐角处呈方圆角,像古文“雷”字的象形。它是以涡形纹为主体的几何云纹和雷纹的总称。在结构上,云雷纹形态是旋转状,以作方折变化的“回”形为基本单位。房山琉璃河出土的西周中期云雷纹簋,颈部及圈足部位都饰云雷纹(图一)。

  春秋时期发展出了卷云纹,与云雷纹相比,卷云有“简化、打散”的变化趋势。云雷云上多重回转的旋线被简化成单纯的勾卷形,而勾卷形宛如积云圆卷的图案化形态,从此成为云纹流变中最恒稳的构型元素之一,并构成以后进一步定型的云纹之“云头”的突出特征。

  延庆出土了春秋早期的云纹盘和云纹(图二)。云纹鎏金铜胎,平面呈椭圆形。上腹内收,鼓腹平底,长边一侧肩、腹交接部位铸圆形环耳一只,两短边各铸饰一个小鼻钮。腹部偏上饰带状勾云纹,云形简单写意,下接三角纹。

  昌平出土的战国陶壶,仿青铜礼器造型,器身上用朱砂绘制流云纹。

  战国半瓦当和汉代漆器上的云纹

  半瓦当是建筑上的构件,云纹是半瓦当上最流行的纹饰之一,与古人求仙升天、青云直上、高入云端的心理有关。通州发现的战国晚期山云纹半瓦当(图三),用于大型建筑之上。中间为双重“山”字形,其外饰云纹,状如羊角。

  汉代是我国云纹运用最广、形态最丰富和表现最为生动的时期之一,新出现了云气纹、卷云纹、云兽纹等云纹形式。

  汉代漆器上的装饰以变幻多姿的云气为主体,并伴以现实或想象中的动物、人物和神灵怪兽。云气纹把直线变为曲弧的延长形式,是一种更为自由随意的形式。构成形式不拘一格,色彩有的仅用红黑两色,明快强烈;有的则比较丰富,层次变化微妙含蓄,给人一种充满幻想、具有浪漫色彩的感觉。

  石景山老山汉墓出土的大型漆案,黑地红彩,间杂其他颜色。瑞兽与云纹相结合,云兴霞蔚。形象生动,画工细腻,线条十分流畅。大葆台汉墓中也出现了勾云纹玉璜。

  唐代铜镜上的卷云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丝绸之路开通和佛教思想传入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云气纹与狮子纹、忍冬纹、锯齿纹、莲花纹等纹饰相合,并和佛光等并用,更增强了宗教艺术的表现力。

  隋唐时期中国社会安定,特别是唐代百业兴旺,华夏文化兼容并蓄,融合消化世界各国的文明。唐代的纹样富丽堂皇,蕴含着一派盛世之风。云纹被广泛的运用于铜镜等各类百姓日常生活用具的装饰。大兴出土的唐代铜镜,圆钮的四周饰卷云纹(图四)。

  此外,唐代在外来纹样的影响下,云纹不断地变化,发展形成朵云、卷云纹等。其中多以旋涡形、S形、波形等形式构成其骨架,旋绕盘曲,有祥云之气,有佛物之态。卷草纹、宝相花等传统纹样也受到了云纹的影响,间饰常采用云纹。

  辽代墓葬和金代金饰上的祥云图案

  辽、金、元时期,云纹不仅应用于日常器物,也见于建筑构件上的装饰。

  辽代的朵云在云气纹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波折曲线增多,形态上显得更复杂,云尾变长变飘逸了。这和宋辽代纹样秀丽雅致的整体风格相符合。

  大兴区的辽代墓葬中,在墓门位置绘有祥云图案(图五)。墓门的撩檐枋有7根檐椽,中间5根之间皆有黑线勾勒的4朵祥云图案,2朵为一组,云头相对而飘。

  密云出土的辽代彩绘陶经筒,用于盛放经卷、经书,呈塔状,筒身上细下粗,施以红、白粉的云纹。

  门头沟出土的三彩观音坐像姿态生动。观音束发戴高冠,面型丰润,眉间有白毫,头发上有云起(祥云)状饰,上搭璎珞珠串,肩搭帔帛,下着绿色裙,结跏趺坐。

  云纹常与龙纹结合在一起,形成云龙纹。房山金陵发现的金代墓门上雕刻着极为精美的高浮雕龙纹及云纹,还出有云台石坐龙、云纹衬底石栏板、云纹柱础等。满天缭绕的云气强化突出了雄健有力、生动洒脱、腾云驾雾的腾龙。

  很多人见过北海公园北岸澂观堂门外的铁影壁。它建于元代,因颜色和质地像铁,故而得名。由一块中性火成岩雕刻,上为单檐歇山顶,刻有屋脊瓦垅及勾头,两面浅雕云纹、异兽等纹饰,古朴雄健。

  元大都后英房遗址首次发现了元代的平脱薄螺钿漆器,在黑色漆底上,用螺钿薄片镶嵌成飞檐翘脊的楼阁,盘旋着缭绕的云气。

  朝阳出土的元代三合云纹金饰(图六),采用范铸等多种工艺技法制成,略呈半圆形,中心为椭圆形开光,内隐起如意云纹,外为一组3朵紧密相连的云头纹饰,意寓“吉祥如意”。

  明代金器和清代瓷器上的云龙纹

  明清时期,云纹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云纹作为独立的主题较少,和龙兽纹结合的更为普遍。明清云龙纹的图案常用于织锦、瓷器、漆器、玉器等。云气纹的装饰性进一步加强,并在单一构图的基础上出现了对称的构图方式。

  丰台和定陵发现的明代衣衾和丝织品是服饰考古的重要成果。云龙、行云、如意云纹是常见的装饰图案。

  明定陵出土了一批云龙纹金器,如錾云龙纹筒形金盒(图七),上面饰二龙戏珠及云纹,云起龙骧。密云出土的明代如意云纹盖瓶,通体镂雕如意云纹,下有六个微微外撇的云头作足。玉飞天圆眼、高鼻,双臂前伸,手捧莲花,身下是透雕的如意祥云。

  明清瓷器上的纹样,用概括、简练的线条,表现飘动上升的云气作主体装饰,或做其他主体纹样的衬托,象征高升和如意,有一种飞翔之感。云气纹更加平面化和图案化。由于受到朵云、如意云的影响,云身更加饱满,云尾变粗,但云气的动感还是保留着。

  海淀区出土的清代云龙三现青花罐,云的形式和龙的飞翔的气势相结合,栩栩如生。石景山出土的清代累丝勾云形金饰,顶部一小巧仙人飘然而至,其乘骑飞龙占据中部,四周祥云缭绕,很好地起到了衬托作用,外部以勾云形状为边框。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传承、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征及审美意蕴。祥云纹造型独特,婉转优美,表达了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以及对生命的美好向往,其寓意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博大精深。

      (来源:《北京晚报》2021年2月26日,第32版;作者:郭京宁;图片:原文配图)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