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巡礼 丨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乘运河之舟 讲北京城故事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4-01-10

大运河博物馆夜景

  长水泱泱,润泽古今,千年运河跨江穿湖,“汇”入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运河之舟”。何谓“漂来的北京城”?在刚刚开馆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里能找到答案。

  走进基本陈列“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展厅,深蓝色调的展线宛如一条蜿蜒河道,1000余件(套)展品,辅以巨型沙盘、多段纪录影片和互动项目,生动还原大运河的发展演变历史,娓娓讲述大运河与北京的故事,系统展现运河沿线人文历史价值内涵。


         观展·亮点    

  全国30余家文博单位亮宝  一批文物见证历史之最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邗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历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

  走进展厅,时间为轴,大运河2500多年的历史缓缓流过。展览汇集全国30余家文博单位的1000余件文物,“江河道渠 水运初兴”“渠通幽州 多元融合”“辽金建都漕运通济”“大都既定 一脉贯通”“京师繁会 帆樯络绎”“漕运转型曲折探索”“运河新生 造福京城”“城河共生 交相辉映”八个部分徐徐展开。

  一批看似“不起眼”的文物,见证历史之“最”。

  展览开篇,一把带木柄的铁锸,静静躺在展柜里,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专家解读,与现在使用的铁制铁锹不同,这件文物采用了“铁包木”的材质,仔细看,长方形的锸头布满红色铁锈,中间还夹着木质的芯,“最开始,隋代百姓就是使用这样的简陋工具在短时间内开凿了大运河,付出巨大代价。”

 隋代带木柄的铁锸。武亦彬 摄 张存 制图

  第三部分“辽金建都 漕运通济”中,一方800多年前的墓志,享受独立展柜。它没有同时期金中都遗址出土的铜坐龙精致,也没有对面展柜里的一组宋代瓷器典雅,却是大运河历史画卷上的重要一笔。

  这方墓志的主人是金代的宣威将军石宗璧,细读上面的文字,能找到两处写有“通州”的句子。第一处是墓志开头“通州乡贡进士郑肩撰”,介绍了墓志撰写人是一位名叫郑肩的通州当地乡贡进士;第二处是结尾的“以大定十七年四月四日,葬于通州潞县台头村之新茔”,大意为墓主人石宗璧于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四月四日下葬,埋葬于通州潞县台头村。这是第一次在北京地区发现“通州”字样的实物。《元史·地理志》载:“金改通州,取漕运通济之义,有丰备、通济、太仓,以供京师。”石宗璧墓志与史料记载相互印证,说明通州地处水陆要津,是漕粮进京的重要枢纽和物资转运基地。

复原驳船“驶进”展厅  看大运河上“漂”来的瓷器

  沿展线前行,一处元代积水潭码头的复原场景里,建起一间“瓷器馆”。水波光影流动间,一艘1比1复原的运河驳船“驶进”展厅,四周摆放着大运河上“漂”来的瓷器。

  “元代,景德镇设置了‘浮梁瓷局’,主要作用就是烧制官窑瓷器。水运是瓷器运输的最佳方式。当时,这些皇家瓷器就是顺着大运河一路来到京城。”首博讲解主管刘萍介绍,这些见证了运河历史的文物,有机会汇聚到展厅里,每一件都堪称精品。

  一件出土于元大都遗址的天蓝釉贴花兽面纹连座双耳瓶,造型别致,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为瓶,瓶的颈肩之间附对称的摩羯形双耳,腹部前后两面雕贴虎头铺首衔环,虎额有黄釉“王”字;下为座,瓶座镂空,由五只攒尾兽组成五壸门间柱,整体器物呈五兽驼负宝瓶形状。“这件器物独特的造型,从侧面体现了当时中原文化、草原文化等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刘萍说。

  还有一件龙泉窑青釉刻花牡丹纹凤尾瓶,丰盈高大,同样出土于元大都遗址,是元代龙泉窑的典型器。刘萍介绍,宋元时期,龙泉窑生产规模扩大,其窑场分布于瓯江上游,产品顺瓯江而下,直达温州,通过大运河或海上丝绸之路行销国内外市场。在元代,北方草原民族的用瓷审美与江南文化传统相互濡染,龙泉窑产品一改南宋时期精致文雅、小件器物居多的风格,转变为流行凤尾瓶等装饰繁复的大型器物。这件凤尾瓶也正是南北文化交融下新式审美理念的物证。

     观展·解码   

  与古代文人“共赏”运河景

  展厅里,一件件文物仿佛打开时空隧道的钥匙,带领观众重返过往,与古人“共赏”悠悠运河景。

  大运河不仅给古人带来了出行的便捷,亦给文人墨客带来了无尽的思绪和遐想。难得一见的重量级展品——元代书画家郭畀[bì]的《客杭日记》残稿被单独放在一个展柜里,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人日记手稿,也被称为《云山日记》。他的日记手稿记录了从至大元年(1308)八月二十七日开始到至大二年(1309)十月三十一日止的日常书画活动和交往交游。

  这一年多的时光里,郭畀的生活轨迹遍及镇江、杭州、长兴、金坛、兴化、扬州、高邮、常州。这部日记手稿记录了元代江南士人于运河上、江河间,南上北下、旅居交游的过程。大运河沿途的自然风光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灵感,留下了众多璀璨的诗词书画作品。

  首博“镇馆之宝”组团亮相

  第五部分“京师繁会 帆樯络绎”中,首博的“镇馆之宝”被组团请到了展厅。

  清乾隆款景德镇窑外粉彩内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惊艳亮相。乾隆八年(1743年),景德镇督陶官唐英和助手们研制成九种夹层玲珑瓶,呈献给乾隆皇帝。这件由粉彩繁缛华丽、工艺精致的六方套瓶就是其中一种。

清乾隆款景德镇窑外粉彩内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武亦彬 摄 张存 制图

  这件高约40厘米的套瓶,代表了中国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内外两层,内层青花,外层粉彩。瓶颈绘粉青地粉彩缠枝花卉及如意云头装饰带,其他部分施紫金釉,上绘黑彩及金彩缠枝花卉。外层腹部六面各有一镂空粉彩花果纹开光,绘灵芝、佛手、桃、枇杷等瑞果,镂空处可见内层青花缠枝花卉。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它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须多次施釉加彩入窑烧制而成。”刘萍介绍,此瓶原为清代圆明园遗物,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时,被英国洛克爵士掠得,后来又卖给收藏家莫里逊氏。2000年5月,北京市文物商店总店从香港拍卖公司购回,捐赠给首都博物馆。

  御用地砖也曾搭船进京

  “漂来的北京城”里,一砖一石都有讲究。

  紫禁城里的金砖也被请到了展厅里。“金砖不是真金,它的制作方法特别独特,工艺也很复杂严格,一块金砖的制作过程大约需要一年左右。”专家介绍,金砖亦称细料方砖,是明清两代由皇家指定于苏州立窑烧造的一种高规格御用地砖。其烧造工艺讲究,成品挑选标准为“颜色纯青、声音响亮、端正完全、毫无斑驳”。

  这是一种正方形的砖,侧边刻有烧造时间、尺寸、督造官员、监造官员姓名,有的还有制砖工匠的姓名等款识。展览中展出的金砖刻有“光绪十四年成造细料二尺见方金砖”“督造官江南苏州府知府魁元”“监造官苏州府照磨杨锡麈”“德记”等款识。烧制好的金砖,也是顺着大运河从苏州解运至京,通常由粮船搭载,运至通州后,转送到营缮工程工地。

  三件珍贵藏品讲述大运河申遗故事

  还有不少展品讲述了运河新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设计制作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纪念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大运河世界遗产证书展示在同一个展柜中。

  这座纪念标以龙印与船桨为元素,船桨斜穿龙印,表达劳动者是穿越运河历史的主角,正面铭刻着“中国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活动纪念”大字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二○○六年五月十二日”落款,是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历程的重要物证。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设计制作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纪念标”。武亦彬 摄 张存 制图

  朱炳仁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运河三老”之一,他说:“在我们的国土上,有一个‘人’字,这个‘人’字一撇,就是长城,这一捺,就是大运河。”

  2005年12月15日,时年89岁的古文物学家郑孝燮、82岁的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和61岁的朱炳仁写下《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寄给了大运河沿线18座城市的市长,就此拉开了加快大运河申遗的序幕。经过各方努力,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最终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如今,这封信同纪念标、证书一起放进展柜,完整讲述大运河从申遗到成功的这段故事。

      (来源:《北京晚报》2024年01月08日,第12版;作者:李祺瑶 ;图片来源:原文配图、京报网;原标题:北京大运河博物馆1000余件(套)展品生动还原大运河发展演变历史——乘运河之舟讲北京城故事;原文文字有微调)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