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 丨 近代西北师范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

来源:《团结报》  发布时间:2021-08-30

抗战时期师范学生跋山涉水迁移兰州。

  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发轫。然而高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却荆棘丛生,异常曲折,甚至一度在民国时期面临夭折的危险。斯时一批高瞻远瞩的教育家坚守初心,用理论去阐释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紧迫性,用行动去证明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因着他们不懈地努力推行,以致抗战胜利后中国高等师范院校达到了15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师范教育着力发展,成果辉煌,当下高等师范学校达到了124所,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生力军。

  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北京师范大学,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西迁陕西城固,改名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4年全部迁往兰州。抗战胜利后,西北师范学院一分为二,一部分师生前往北京,组建北京师范学院,后发展成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一部分留在兰州,继续发展西北师范学院,发展成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这两所高校并蒂连理,同气相求,为中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引领者

  清末师范馆成立后,清政府引进日本的教学模式,采取免收学费、提供膳宿、严格考核等措施,迅速吸引了大批学人报考,为中国培养了急需的新式学堂教师,也保证了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民国肇始,全国设置六个高等师范区,并在北京、南京、武昌、成都、广州、沈阳各设高等师范学校一所,师范教育发展态势良好。

  然而自《二十一条》签订后,国人掀起了反日浪潮,且一些留美学生学成归国,主张采用美国的师范教育制度。因是之故,师范教育是否独立设置?或者合并于大学在国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蔡元培认为“高专与高师,均可改为专科大学,或并入大学”,陈独秀主张高师“宜归大学,不另设立”。他们坚称中等师资培养并无特殊性,师范教育靡费财力、人力,合并或废除为上策。面对此等言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师生在校长李建勋的带领下连续发文,指出中国目前最急迫的是普及教育,实现最低层次的知识传播,扩充受教育人数,培育国家发展的新民众,发展师范教育为国家未来前途之关键。

  在北京高师的力争下,教育部采取折中态度,1922年通过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应提高程度,改为师范大学或设于大学内。至此,中国近代的高等师范学校,终于在学制系统上获得了与大学平等的地位。次年,北高师升格为北京师范大学,其他如南京高师改为东南大学,武昌高师改为国立武昌大学,广州高师并入国立广东大学,成都高师并入四川大学,沈阳高师改为东北大学。显然,北京师大是硕果仅存的师范大学,延续了师范教育的命脉。

  进入20世纪30年代,关于师范大学的存废之争又卷土重来。1932年10月16日,《大公报》发表了《改革我国教育之倾向及其办法》,指出“大学以农工医为主,将现行师资教育一律取消”。12月,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提出一项《改革高等教育案》,历数师范教育的“弊端”,提出“师范教育不应另设专校”“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应即停办”。针对这一举动,北平师范大学(国民政府成立后,北京师大改名北平师大)校长李蒸又一次据理力争。李蒸指出:“师范生实负有继承与传递本国固有文化的责任,同时亦有吸收外来文化与创造新文化的责任。我们知道文化的绵延是要国民一代一代的继往开来,而这种能力是从教师身上学习而来的。”与此同时,北平师大又展开了大规模的“护校运动”,加之教育界的呼吁以及国民党内部的意见分歧,最终北平师大这颗“仅存的硕果”被保存了下来。

  全面抗战爆发后,北平师大与北洋大学、北洋工学院、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北平研究院组建西北联合大学,西迁陕西城固。北平师大成为西北联大师范学院,1939年8月,改名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保留了北平师范大学的命脉,为其后来重回北京建立北京师范大学埋下了种子。1941年西北师院迁往兰州,中国优质高等师范教育从北京向西推进了1000余公里,成为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第一所国立高等师范学院,被时人誉之为“西北教育的拓荒者”“开发西北教育的急先锋”“西北师范教育的摇篮”。此时,国民政府对师范教育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1938年7月,教育部颁布《师范学院规程》,规定师范学院实行独立设置和附设于大学之内的双轨并行体制,鼓励各地兴建师范学院。至1949年,全国共有师范学院15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逐渐进入了“复兴时期”。

  西北师范教育的拓荒者

  全面抗战前,广袤的西北无一所师范大学,而要将西北建设成稳固的大后方,要建成建国的根据地,最切要者莫过于发展教育。迁移大后方对北平师大来说,既是对其实力的一种保存,也使久居于都市的大学增添了西北元素,西北民众的勤劳朴实,厚重大气、吃苦耐劳精神深刻浸染着这所大学,使得这所大学更加接地气,更有民族复兴的担当意识。

  更有进者,时任教育部长陈立夫对西北师范学院给予了更高的期望,“西北师范学院实为师大之支衍,昔日师大之精神将因此而永远扩展于西北,在师大同仁必有吾道西行之感……所望执事领导诸同仁,继续努力,共图师范教育使命之完成,为民族复兴奠立精神之基础,则非徒为西北一隅”,教育部对西北师范学院寄予厚望。

  迁移兰州的西北师范学院,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努力图强、奋发自新,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1943年,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访问兰州,在西北师范学院做了学术报告。他说:“虽然兰州没有大学,但仍有一些机构值得重视,因为在中亚,这里的学员们真正处于科学的‘前哨’。首先是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这所中国最大的师范学院由李蒸博士领导。”当时甘肃省内只有省立甘肃学院(1946年改名为“国立兰州大学”)、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医学专科学校,无论从师资、科研和学生数量等各方面比较,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都是处于领先地位。该年全国独立师范学院共有六所,分别是国立师范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国立湖北师范学院。以六所师范学院的几项数据作一比较。从学生人数看,西北师范学院1627人,国立师范学院1166人,女子师范学院1096人,贵阳师范学院346人,桂林师范学院717人,湖北师范学院316人;从教职员人数看,西北师院有330人,国立师院280人,女子师院223人,贵阳师院111人,桂林师院152人,湖北师院103人;从教授和副教授人数看,西北师院80人,国立师院43人,女子师院50人,贵阳师院47人,湖北师院37人;从所设系科看,西北师院有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教育、体育、家政、公民训育、博物学系十个系,国立师院有国文系、英语系、史地系、公民训育系、数学系、理化系、教育系七个系,女子师院有国文系、英语系、教育系、数学系、理化系、音乐系、家政系、史地系八个系,贵阳师院有教育系、国文系、英语系、数学系四个系,桂林师院有国文、英语、史地、理化、教育五个系。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抗战时期西北师范学院无论从学生人数、教职员人数、高级职称人数,还是系科设置等方面,都位居师范学院的前列,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师范学院。

  因着上述实力,西北师范学院承担了抗战时期陕、甘、宁、青、新、豫和绥七省的现任教师进修、中等教育和小学教育改进等方面的任务。西北师院先后成立了中等教育辅导委员会、中等学校教育进修班、地方教育辅导委员会、师范研究所、中等教育通讯研究处、小学教育通讯处等机构,解决师范、中学和小学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颇受社会和教育部赞许。

  西北师范学院还是部分高校的直接创建者。1944年,西北师院教育系郝耀东教授直接参与筹建了陕西师范专科学校,即今天陕西师范大学的前身。1946年袁敦礼教授担任新筹组的北京师范学院院长。1953年,中央体育学院(今北京体育大学)成立,其筹建者即为西北师院体育系徐英超教授。1954年,由原西北师院体育系和西北体育干部训练班合并建立西安体育学院。这些高校至今都是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机构,其中西北师院的筚路蓝缕之功不可磨灭。

  西北师范学院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由教育部下放甘肃省直属,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5万余人,大部分学生都扎根西北大地,在高校、中等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都有西北师大人的身影,他们默默奉献,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教育戍边的典范

  抗战时期,兰州是西北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关乎着整个抗战的成败。迁往兰州的西北师院深明政府的用意,李蒸一再强调“西北为中华民族发祥之地,亦为中国文化发源之地”,师院应做西北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应承担“奠定民族复兴之基础”的重任。

  本此使命,李蒸倡导西北师院要加强西北边疆史地研究,通过学术为现实、为边疆开发服务。在李蒸的倡导下,师院教授何士骥、陆懋德主持发掘陕西城固张骞墓,目的是弘扬张骞开通丝路、不避艰险精神,“增加抗战必胜的信心”。黎锦熙先后主持修成了《城固县志》《宜川县志》《洛川县志》《黄陵县志》《同官方言谣谚志》《洛川方言谣谚志》和《方志今议》等一批典范性的著作,对现代方志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开拓之功。在黎锦熙的倡导下,师院创办了国语专修科,培养了100余名学生,推行国语,成效卓著。

  此外,如邹豹君、李化方、何士骥、殷祖英、林冠一等学者都发表了有关西北地方文化和经济建设的重要论文,从学理上发掘西北的历史文化,建言政府加大开发力度,同时提出一些具体的经营之道。

  除此之外,西北师范学院在中国文学、地理学、植物学、美术学、家政学、体育学研究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某些学科成为当时国内学科建设的标准,成一时之盛。近年来,学校的社会科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历史与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自然科学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教育技术等领域研究取得国内外公认的重要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师范大学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民国时期,西北师范学院就为新疆地区培养师资,学院内设五年制师范专修科一班,定向为新疆培养50名初师毕业学生。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师范大学是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教育部依托学校成立了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国务院依托学校成立了藏族师资培训中心。2008年,为缓解新疆地区师资力量匮乏,学校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开展实习支教工作,支援新疆基础教育。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每年派出两批优秀师范生在阿克苏地区支教。西北师范大学是第一家到新疆基层地区实习支教的内地大学,2008年至2020年期间,西北师大共有将近一万名学生前往新疆阿克苏支教,其中将近3000人在新疆就业,不少西北师大毕业生已成为当地学校教学科研骨干,备受称赞。

  从北平师范大学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再发展到西北师范大学,这是一所历经119年风雨沧桑的大学,从一个旧时代走向新时代,从京城一路向西向下,其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存续,并将发扬光大。在新时代下,西北师大也将努力为西北社会发展和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贡献更多的“西北师大智慧”、为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新时代的贡献。

  (来源:《团结报》2021年8月27日,第8版;作者: 张俊宗,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图片:原文配图)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