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塑造出的“北京湾”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4-03-29

  1958年,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开建,当时打地基往下深挖数米,大会堂西南角施工的工人先是挖出了几块鹅卵石,继续往下挖没想到挖出了永定河古河道,大量地下水涌入了地基中,影响了工程建设。

  古河道中尽是流沙和厚厚的淤泥,人们想出各种办法治服涌水、淤泥。后来在专家的建议下,采用混凝土浇筑井字梁地基的方式解决了在古河道上建大会堂的问题。凭借青年突击队的顽强精神战胜了涌水,保证了工程按期完成。但是这件事却给当时的领导和工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1年50岁的侯仁之先生(侯仁之存照片)

  1962年,北京市召开干部扩大会,市领导特邀请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主任侯仁之先生参加会议。市领导向他讲述了修建人民大会堂时遭遇到古河道的问题,想请他会同北京市地质地形勘探处开展北京城市地下古河道的调查研究,方便为之后的城市改造工作做基础准备。持续多年对北京埋藏的古河道的调查研究就此开始,北京也逐渐显露出它作为城市之前悠久的历史。

  侯仁之先生晚年的助手,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岳升阳,从蕴藏在地下的“大地文献”入手,述说埋藏于北京老城中轴线地下的古河道、古湖泊,使人们对中轴线上的地理环境和河湖水系的组合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这本《中轴线与北京古河道》从都城中轴线的形成讲起,结合多年来在北京大学开设“北京历史地理”课程的讲稿,最终引导读者了解埋藏在中轴线下古河道的各种实地考察研究成果。

《中轴线与北京古河道》 岳升阳 著 北京出版社

  永定河从哪儿来

  北京中轴线上曾有多条古河道,有距今4000多年至距今2000年的古高梁河、距今2000年至辽代的高梁河、距今1800年至金代的“宫左流泉”引水渠、唐辽之前的珠市口南古河道、金代金口河、元代积水潭、元大都南护城河、元代通惠河和明清玉河等等古河道小沟渠。有的已经废弃被掩埋在城市之下,有的仍在使用。

  如此多的河流汇聚在北京,这还要提到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北京城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城西最高处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东南最低处的通州南部海拔仅为8米。北京的山地形成于中生代末,距今约2.25亿-0.7亿年,燕山在这段时期迅速隆起,形成北部、西部大幅上升,平原区大幅下降。所谓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就是在板块运动中挤压出了北京的山地风貌。

  北京湾示意图(马悦婷绘)

  北京地区三面环山,就像一处天然的海湾,所以还被称为“北京湾”。三面环山的北京城正好坐落在华北平原北部突入山地的一片小平原上,其实处在这片小平原中间的是通州城,东、北、西三面距山各约40公里,而北京城则靠近小平原的西部,更为靠近西山。北京城为何选择坐落在这里?主要还是因为河流。

  今天人们都说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但是永定河造成的水患自古是数不胜数,甚至永定河这个名字也蕴含了人们希望它稳定和谐的意义。不过说起来没有永定河也就没有北京城,因为北京城恰恰是建立在永定河冲积扇的脊背上。

  在今人的研究下,人们得知十几万年前,永定河来到北京小平原分为上下游两条河,上游由居庸关出山,下游由石景山出山,后来上下游贯通,合二为一,都由石景山出山。永定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这条河蔓延在群山之中,经大同南面,阳原、涿鹿、怀来、北京门头沟区,在石景山附近流出西山,来到北京小平原,这足足蜿蜒了1000多公里。

  永定河流经黄土高原和山地,挟卷着大量黄土泥沙和砾石,出山后坡度骤减流速惊人。大量砂石、黄土沉积下来,填平了沟壑、洼地,在永定河不断无序地摆动中,它在京西的石景山前形成了一个冲积扇,这塑造了北京城下这片平原的基础。

  “无定”的母亲河

  永定河在历史上还有个称呼叫“无定河”。《水道提纲》称:永定河“废稻田为陆地,则洪水高涨提防竟兴,水灾渐多,循以南北,而雄、霸以北,无宁岁矣”。人们自金代,将永定河引水东流至城内后,补充了都城水源,成为金中都重要的河道。永定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北京作为燕山以南、长城内外的交通枢纽,永定河的贯穿恰恰便利了北京城的水路交通。《北京通史》记载:“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位置一直是在现在的北京城的西南部,即之前宣武区一带,直到元代才向东北转移。这与古代蓟城需要接近永定河卢沟渡口和利用这条河的水利有关。”

  永定河的稳定至关重要,但环境的逐渐恶化,让永定河时常成为京西的危险所在。随着永定河上游植物被砍伐,流经黄土高原边缘的河道含沙量增加,河道淤积和改道的问题愈发严重,元明清时期,人们也称永定河为“小黄河”。其中最为致命的就是永定河的摆动和改道。

  提到永定河的摆动,书中专门讲述了在1976年开始的北京市地震地质会战中的研究勘探成果。人们总结了三个因素:永定河受到全新世活动断裂带的影响,活动断裂带引起地壳的抬高或者下沉,这会影响到河流的改道;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受到科氏力的影响,北半球的河流会出现由北向南的顺时针摆动;河床因为淤积增高到一定程度后,会因为洪水决口而改道,这也会影响到永定河的摆动。这些因素都让永定河在北京小平原上反复摆动,反复堆积泥沙。

  在作者多年勘察研究的数据来看,北京老城区的中心地带,200多万年以来,河流堆积地层厚达80多米,到了东边国贸一带,则厚达170多米。不管原来的平原如何起伏,如此厚重的泥土足以将一切抹平。正是永定河的塑造,才为北京的选址和建设创造出独特的地理条件。

  永定河的一条分支古高梁河,至今仍是北京最为显著的地标。相比较其他支流,古高梁河整个贯穿北京城,永定河向东出石景山后,迎面遇到数十米的老山,这座北京小平原上的残丘成为永定河的分水岭。古高梁河就是经由老山分流向东北方,经流紫竹院、积水潭、后海,转而向南,经什刹海、北海、中海、南海、天坛东、亦庄等地,形成数百米宽的河道,前文提到的人民大会堂地下就是古高梁河河道。这条古河道恰恰和北京城的中轴线完美搭配,部分深埋地下,部分又显露出来,成为北京城市建设中的水系组成部分。这为都城中轴线增加了轻松与活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古高梁河与前后三海及北京城中轴线关系示意图

  永定河的第一本说明书

  在另一本《图说北京水系变迁》中,中国国家图书馆舆图组组长白鸿叶和研究员成二丽,根据馆藏珍贵资料,对北京的水系变迁进行了最直观的讲述。以图为线索,展示河流地理位置、河道变迁、河道工程的历史发展。

  《图说北京水系变迁》 成二丽 白鸿叶 著 文津出版社

  也是通过地图,我们发现西边的永定河竟然和北京东边的京杭大运河有所关联。元朝建大都时,一方面将永定河的支流引入城内,成为京西皇家园林水源的重要来源。而元朝统治者将京杭大运河裁弯取直后,大运河不经洛阳直接北上抵达京师。在元明清这条运河成为京城重要的交通要道。

  北运河和通惠河是漕运至京师的最后一段,北运河水主要来自上游的潮白河、温榆河。除此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水源补给线,这就是永定河。永定河的一条支流由东北转东南,穿过北京城后至通州张家湾汇入北运河,这条河就是今天的凉水河。而这条河补充了北运河的水量,让漕运得以顺利通行。永定河虽然隐患不断,但只要利用好,就完全能理解它作为北京母亲河的地位,对永定河的治理与改造也同样凝聚了人们的聪明智慧。

  永定河的治理虽然历代都有,但到了清代,永定河的问题成为京畿地区最大的隐患。康熙皇帝为此开始反思永定河的河道治理体系,设置官员专门治理,将永定河的治理制度化。康熙年间,清廷设置永定河南北岸分两司,沿河划分南北岸各分8汛,共有正副36位汛员,专门负责永定河的河务管理。随着永定河治理任务的加重,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为了加强对永定河的管理,清廷设置永定河道,置于河道总督之下。这样永定河成为与山东运河道、江苏淮徐河道、淮扬河道并列的专任河道之一。这足以见得永定河的重要性以及治理它的难度。

  治理永定河建立起制度后,河务官就将治理河道的经验记录下来。讲述永定河系统治理的第一部著作《永定河志》就诞生在乾隆年间。其中记载了永定河河流概况,历朝历代永定河的治理情况,皇帝的谕旨诗文,河工建设和维护,相关的开销,历史河患以及救灾情况。这些都被记录在册,让《永定河志》成为关于永定河的百科全书,后续继任者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研究之下继续编写河志。

  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负责永定河治理工程的陈琮,除了编写《永定河志》以外,还向乾隆皇帝进呈由他绘制的《永定河全图》,其中包括《永定河简明图》《永定河源流全图》《永定河屡次迁移图》《永定河沿河州县分界图》,这些地图清晰地将永定河宏观地标示出来,在史料中,水形地图配合《永定河志》,让人们快速理解永定河的历史变迁和今昔现状。

  这两本书中都配有珍贵的地图、图片史料、手绘示意图,相比只讲地理地质、河流线路,书中的图形指引言之有物,逻辑清晰明了,内容通俗易懂,帮助读者了解城市设计以及河流水系搭配的意义。

  (来源:《北京晚报》2024年3月22日,第16版;作者:夏安;图片来源:原文配图;原文有修改)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