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特稿 丨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特点和优势

来源:《求是》  发布时间:2021-10-29

  当今世界,民主是一种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但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国家性质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逐渐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国的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它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被庄严载入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

  一是突出政治性。人民政协是一个政治组织,从建立之日起,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泛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而奋斗。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核心要义,就是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通过政协制度的有效运行和民主程序,把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凝聚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共识,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特别是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人民政协更要充分发挥界别众多、联系面宽、代表性强的优势作用,通过发扬民主、广泛协商,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传播共识、增进团结工作,努力使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2021年5月24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协商会。本次专题协商会采取联动协商形式,100余位全国、省、市、县级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机关主会场和贵州、云南分会场参会,28位委员、专家和基层代表在会议现场或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发言,近140位委员通过移动履职平台发表意见。 全国政协供图 齐波/摄

  二是鲜明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保证人民依法有效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古今中外的实践都表明,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就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协商,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纵观当今世界,中国以基本政治制度为保障、设立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组织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有效践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这一人民民主的真谛,成为中国式民主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我们的协商,是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的过程,是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的过程。这就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从落实的弊端。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也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势。

  图为2020年9月14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渔港,党代表和政协委员登船召开“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现场与渔民协商解决垃圾回收上岸不再直倒大海问题,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该区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以来,协商解决了征收拆迁、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诸项难题,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人民图片 朱先明/摄

  三是党派合作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实行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70多年来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和重要职能,与新型政党制度、民主党派的职能紧密相关,既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有鲜明的体现,为将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提供制度支撑,又为各民主党派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开展民主监督,提供了重要平台。新形势下,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需要更好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作用。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握政协性质定位,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开展经常性工作的机制;落实好全国政协全体会议期间与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座谈、共商国是重要活动安排;做好政协协商与政党协商有关活动在协商议题等方面的协调、衔接工作;完善中共党员委员同民主党派委员交流情况、沟通思想、增进共识的机制;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作出机制性安排,推动安排落实;健全各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共同性事务交流机制;建立健全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履职尽责的机制,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四是巨大包容性。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最大限度地包容政协委员在知识背景、利益诉求、社会阅历、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致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发挥人民政协代表性强、包容性广的优势,必须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关键是要坚持求同存异。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包括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这是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维护国家制度和法治、捍卫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政治底线,不能动摇。除此之外,对其他各种“多样性”,要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只要我们守住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这是包容与团结的辩证法,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五是推进全程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种重要形式,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民主的本意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正是体现了这种精神。从政协协商的理念来看,我们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交流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从政协协商的范围来看,它是多层次、宽领域的,协商包括发展好各项事业,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目的就是要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办法,广开言路,博采众谋,凝心聚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一起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从政协协商的推进来看,它是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有序参与、广泛协商、凝聚共识,是始终如一的持续性状态。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注重全过程开展协商,工作主旨是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人民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更加灵活、更为经常的协商,助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为实行中国式民主发挥了作用、作出了贡献。

  六是工作协调性。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工作力量看,全国政协委员有2100多名,全国各级政协委员有60多万名;人民政协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各级政协组织有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等和专门委员会、政协机关等工作机构,保障协商履职有效有序开展。从制度安排看,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民主监督,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助推实现协商民主同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独特设计。从工作机制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人民政协成立以来长期努力的基础上,全国政协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网络议政、界别协商、情况通报交流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搭建了各具特色的协商平台,建立了制度、细化了流程。政协委员是各行各业各界的优秀人士,大多具有相关方面、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和特长,代表性强,位置超脱,在协商议政中能够从不同角度提出具有专业性的意见建议。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素养,可以为专门协商机构“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更好地凝聚智慧力量,贡献真知灼见。

  为推动民营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政协组织经济界、工商界政协委员深入当地民营企业调研,赴外地民营企业考察,掌握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2021年政协会议上有针对性地建言献策。图为2020年12月17日,玉屏侗族自治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在铜仁市碧江区一家农旅企业考察。 人民图片 胡攀学/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迈入新征程,人民政协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各项工作的总纲,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

  (作者:刘佳义,系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文章原载于《求是》2021年,第20期;图片:原文配图)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