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铁蚕豆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1-05-29

  说起蚕豆,那历史可长了,相传是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所以也叫“胡豆”。由于它的营养价值高,易种好吃,所以千百年来,一直都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记得我小时候,从一入夏开始,一直延续到深秋季节,在老北京街头都可以见到卖铁蚕豆的小贩儿。他们肩上搭着两头儿缝紧,当中开口的布口袋。一头儿盛铁蚕豆,一头儿盛的是酥皮蚕豆。在胡同里,边走边吆喝“铁蚕豆咧!酥皮的铁蚕豆哎!”还有的小贩儿推着自行车,把口袋搭在大梁上。在集市上,或白塔寺、护国寺庙会,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铁蚕豆是把鲜蚕豆晒干后,用大铁锅掺上砂土炒熟。这种方法制成的蚕豆十分坚硬,牙口差点儿的老人和小孩儿是咬不动的,所以人们戏称为像铁一样硬的蚕豆,简称铁蚕豆。还有一种做法是酥皮蚕豆,先将蚕豆用水浸泡,直到干蚕豆的皮儿被泡软后控干水分,再上锅炒。蚕豆内的水分受热后膨胀,外皮崩裂,豆质也蓬松了,酥而容易嚼。我小时候还买到过有甜味的酥皮儿蚕豆,听大人告诉我说,是在浸泡蚕豆的水里加了点儿糖精,甜味儿随水浸入豆内,炒熟后水分蒸发了,糖精的甜味儿尚存。

  一到夏天,暑热难熬,吃过晚饭,坐在院子里扇着扇子乘凉儿。听到街上有吆喝声儿:“铁蚕豆咧!好吃不贵哎!”就会缠着大人买一点儿。卖铁蚕豆的小贩儿,或是用秤论斤约,或是从布袋里用小碗儿(kuǎi)出一碗,论碗儿收钱,你得自己带个家伙什接着。拿回家剥开皮,放在嘴里,用口水慢慢漫润着豆子,等变软一点儿,再用牙齿咬碎,随着鼻孔出气儿,飘出一股淡淡的香味儿。孩子爱吃,大人也愿意用这低价的零食让他们消停会儿。较比起来,我还是爱吃酥皮蚕豆,主要是好嚼,尤其喜欢带点儿甜味儿的。

  我家外院住一远房亲戚,有喝酒的嗜好,他的佐酒小菜中必少不了一种叫“开花豆”的食品。其实它就是蚕豆,只不过加工的方法不是炒熟而是用油炸熟的。要将蚕豆充分浸泡,至少也要一天一夜,蚕豆泡发后,个子都大一圈儿了,这时用小刀儿在豆瓣中间切一个大口子,口儿要划到蚕豆一半深的位置。那时也没干这活儿的机器,一个一个地切,还真是个工夫活儿。等到几百个蚕豆都切好口儿了,还要把豆子上面的水擦干净,要不然下油锅会爆油花烫伤人。把锅内的食用油烧热后,倒入蚕豆,再改用小火慢慢炸,等到豆瓣变成淡黄色,用漏勺捞出放在大瓷盆中,撒上细盐拌匀,晾凉后就很酥脆了,吃到嘴里不用费力去嚼,豆瓣就散开了,满口香、酥、脆,十分好吃,因为连皮儿都炸焦了,可以一起嚼碎进肚。

  蚕豆还可以用水煮着吃,几年前我就学着做过。从卖杂粮的摊儿上买二斤干蚕豆,先用清水洗净,再泡上一天一夜,中途可以换两次水,去掉豆性味儿。等看着已经变软,个子膨胀了,火上坐锅烧清水,倒入泡好的蚕豆,依次加入盐、花椒、大料、桂皮等,待煮开后改为小火儿,焖煮二十多分钟,关火后不打开盖儿,等一会儿让它自然凉,五香味完全吸入豆内,还带着淡淡的咸味儿,又软又烂,家人都说好吃。一种不起眼儿的蚕豆,竟然能做出这么多花样儿,成为受大众欢迎的零食了。

      (来源:《北京晚报》2021年5月28日,第27版;作者:何大齐;图片:原文配图)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