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迎接党的二十大 奋进路上看变化 | 北京的路:旧“棋盘”变通衢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2-09-30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经历了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发展了首都经济,在新时代,开启了首都发展的新征程。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从2022年8月11日起,《北京日报》刊发“迎接党的二十大 奋进路上看变化”系列专题,通过重温党报生动记录,回顾七十多年来首都北京接续奋斗的光辉历程,展现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即日起,我们将持续转载该专栏相关文章。今天为大家带来第八篇文章——《北京的路:旧“棋盘”变通衢》。


  新中国刚成立时,北京的路呈棋盘式分布,缺乏贯城干道,整个城市交通处于淤结状态。经过数十年的大规模道路建设,长安街“展翅”,环路一圈一圈从城里向城外延伸,乡村公路不断提级改造,高速公路如放射线一般四通八达……如今的北京,通衢如网,为便捷出行、乡村振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城区“棋盘格”拓出通达新格局

  新中国刚成立时,北京的道路系统呈棋盘状,整座城市的道路总长不过214公里,且多为土路,用老北京的话形容,“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

  那时,北京的“棋盘格”不够畅通,尤其缺乏东西向的贯城干道,城市交通处于血脉淤结状态。上世纪50年代,北京开展了规模空前的道路建设。长安街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展翅”的。

1955年,西长安街路面开始展宽。(摄影:江定保)

  早先,长安街的长度只有3.8公里,最宽处不过11米。就拿西长安街来说,每天通过这里的电车、汽车、自行车很多,本来就不宽的道路,近一半被电车道占去。到了各机关、工厂下班或首都电影院、长安戏院散场的时候,道路就更加拥挤了。(1954年11月9日《北京日报》1版,《西长安街展宽工程积极准备兴工》)

1954年11月9日,《北京日报》1版。

  从1955年起,长安街开始改造。先是西长安街部分路段展宽至三四十米。后来西单到复兴门道路改建,旧刑部街和报子街合二为一,修成35米宽的沥青混凝土路,无轨电车、汽车、三轮车和自行车可以同时并行。再后来,东单到建国门修成了一条长1400米、宽六七十米的道路……经过不断地展宽、加长,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安街成为一条东达通县,西至石景山,全长40公里、路面最宽处达80米的横贯东西的京城主动脉。

  与长安街同期建设的还有朝阳门至阜成门的朝阜路。上世纪60年代后期,北京又兴建了前三门大街。有了这三条东西主动脉,北京道路的“棋盘格”渐渐得以改善。(1990年9月17日《北京日报》1版,《京都大路行》)

1990年9月17日,《北京日报》1版。

  进入新世纪,北京城区道路建设突飞猛进。广安大街、学院路、西外大街、云岗路、左安东路、马甸桥……仅2001年一年,城区就新添道路90公里,这些路连起来能围着老城区绕三圈。(2002年1月13日《北京日报》1版,《去年新增道路190公里》)

  2010年底,蒲黄榆路、阜石路二期、温榆河大道工程建成通车,城南、城西、城东陆续增添了安全、高速、便捷的交通通道。(2010年12月22日《北京日报》2版,《“五线三路”年内开通疏堵》)

  近年来,北京城区路网日益完善。为提升道路使用性能,改善出行环境,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道路的养护。像月坛南街等11条道路,就是在2020年完成了大修。在大修的同时,白纸坊西街等路段还完善了慢行系统和无障碍设施。现在,市民出行越来越便捷。

  环路撑起主动脉保障路网畅通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发展迅速,北京的首都地位也吸引了大量的穿城车辆,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到上世纪70年代,机动车行驶速度一降再降,为了等一个路口的绿灯,有时一辆车需要启动刹车30多次。如果能有一条环城快速路,不仅可以将“棋盘格”的各端点连为一体,活络中心交通,还可以分流大量的穿城车辆,缓解中心路网的压力。

  1971年,二环路开工始建。到1980年底,二环路北半环机动车道建成通车,自西便门经复兴门、西直门、东直门、建国门至东便门,长17公里。当时二环路南半环尚未建成,北半环只是先与前三门大街接通,形成了一条快速小环线。不过,这已令全城为之活跃。据本报1981年3月22日1版《二环路平均每天驶入机动车三万辆》记载,当时交管部门在东单等8个主要路口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北半环通车后,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平均减少了9.6%,郊区进入城区的机动车流量平均减少了18%。由于北半环与主干路相交处兴建了立交桥,提高了汽车行驶速度,缩短了通过路口的滞留时间,二环路北半环机动车平均车速达到了每小时51公里。

1981年3月22日,《北京日报》1版。

上世纪80年代,二环路北半环建成通车。(摄影:叶用才)

  1992年,全长33公里的二环路真正“环”了起来,成为北京道路建设史上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快速环路。从那以后,北京的环路一圈一圈地从城里向城外延伸。

1993年12月6日,《北京日报》1版。

  1994年,全长48公里的三环路连为一个整体,成为又一条没有红绿灯的快速路。46座立交桥,串连起国贸、马甸、公主坟等黄金区域。

  2001年,全长65.3公里的四环路全线通车。这条首都外缘的快速走廊建成后,令三环路以内紧张的交通状况松快不少,同时,还承担起了疏散过境交通的重任。

  2003年,全长98.58公里的五环路通车。这条环路是沿市区和远郊之间的环形隔离带,主要连接北苑、望京、石景山等10个边缘区域以及奥运场馆、科学城和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地区,也起到了截流、疏导市区过境交通的作用。

  2009年,全长187.6公里的六环路全线通车,打通了北京远近郊区卫星城镇间的绿色通道,每天,成千上万辆过境大货车擦城而过。

  这些环路环环相扣,成为北京交通的主动脉,大大增强了路网通行能力。

  2018年,首都地区环线高速(通州-大兴段)通车,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正式成环。这条“首都大外环”,为京津冀区域形成主要城市之间“1小时交通圈”提供了交通支持,带动了通州与廊坊北三县、天津武清区域的发展,改善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周边路网结构和交通状况。(2018年8月21日《北京日报》6版,《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成环通车》)

2021年,首都地区环线高速与北运河在京津冀大地上展开了一幅壮美的画卷。(摄影:马文晓)

  乡村公路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京郊只有8条公路,公路总里程也就398.2公里,而且96%是土路。那时候,紧挨城区的通县,很多人都没到过城区。交通不便,使城区和京郊咫尺天涯。

  1951年,第二届全国公路会议决定修建京榆公路,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公路建设的第一步。此后,北京的公路建设逐项展开,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北京已有公路6562公里。(1999年8月27日《北京日报》1版,《大道向青天》)

  改革开放后,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北京乡村公路建设更是实现了三级跳:1986年,3754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1990年,232个乡,乡乡通柏油路;1992年,通县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将全国第一的桂冠稳稳地戴在头上。

  本报1992年10月30日1版《通县村村通了柏油路》有这样的记载:通县昔日穷得出名的漷县镇,因苦于农副产品外运困难,商品生产搞不起来。自从通了柏油路,很快成为商品菜生产基地,菜田由700多亩增加到3000余亩,仅此一项每年增收100万元。

1992年10月30日,《北京日报》1版。

  公路通,百业兴。到2000年,京郊已拥有2364条县乡公路织成的庞大路网,公路总里程达到10653公里。平整的柏油路,从市区和县城一直延伸到农家门口。(2000年10月22日《北京日报》1版,《公路密度全国居首》)借力于乡村公路的快速建设,延庆康庄镇万亩蔬菜基地迅速发展。“过去的窄土路坑坑洼洼,鲜菜来不及运出去,菜在车上颠一路也卖不出好价钱。现在路修好了,咱家六亩地五亩都改种菜,年收入能多出一万五千元呢。”康庄镇马营村村民胡锦珀说。(2004年12月14日《北京日报》1版,《京郊又有216个行政村通油路》)

  此后,北京乡村公路不断提级改造,助力京郊农民走上了致富路。2006年,平谷黄关路建成通车后,将沿线的东指壶、湖洞水、石林峡、黄松峪水库、京东大溶洞等大小景区、景点串连起来,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旅游和采摘观光带。道路建成当年,沿线黄松峪乡就接待游客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76万元,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51%和46%。其中,玻璃台村旅游收入达到150万元,人均纯收入比修路前增加了将近1倍。(2007年11月19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编织京郊农民致富之路》)

2007年11月19日,《北京日报》1版。

  截至2021年11月,北京乡村公路总里程达12976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近三分之二。“十四五”期间,北京乡村公路将基本形成外通内联、安全舒适、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乡村交通运输网络。

2017年,北京十大最美乡村路之一的怀柔喇碾路大修完工,为自驾游提供更加舒适的道路行车环境。(摄影:孙戉)

  高速公路促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的高速公路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1987年11月12日,本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则喜讯:全封闭、全立交式快速公路——京石路一期、二期工程完工通车。这条从六里桥至赵辛店、全长14公里的道路,被誉为“中国公路建设的新起点”,让当时的北京人感到格外新奇与兴奋,很多司机头一次体验到了没有红绿灯、没有平面交叉路口、一路风驰电掣的惬意。

1987年4月11日,《北京日报》1版。

  据本报1993年11月5日1版《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全线开通》报道,京石高速是北京经石家庄通往广州、深圳的国家级干道的一部分,也是北京西南方向主要放射性干线重点工程。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从西三环六里桥开始,经丰台、良乡到琉璃河出市界,设计时速80至120公里,日通行能力5万辆机动车。为最大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京石高速北京段是分四期建设的,建成一段通车一段。1986年至1987年一、二期工程完工,京石路结束了中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不过,当时这条路并没有冠以“高速公路”的头衔,直到1991年三期工程完工,京石高速才正式得名。1993年四期工程建成通车后,京石高速北京段达到45.6公里。

1993年,建设中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摄影:张风)

  1988年,京津塘高速公路动工兴建。这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我国第一条跨省市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西起北京东南四环路,东至天津市天津新港,横跨京、津、冀两市一省,全长142.69公里。1993年9月,京津塘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它的全线开通,不仅令道路通行能力提高了5倍,而且北京很多海外贸易都通过天津新港进出,天津由此真正地成为了首都的海上门户。(1993年9月26日《北京日报》1版,《京津塘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1999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北京城市空间不断向郊区扩展,高速路建设跟随城市的脚步提速,如放射线一般四通八达。到2008年,北京已形成“两环、八放射”的高速路网。以北京为中心,往东南有“京津塘”“京津”,去西南有“京石”,跑正南有“京开”,走东北有“京沈”“京承”,往东有“京哈”“京平”,行正北有“八达岭”。(2008年7月23日《北京日报》4版,《北京奥运前区区通高速目标实现》)

2008年10月27日《北京日报》1版。

  近年来,随着京台高速、京昆高速、京礼高速、大兴国际机场高速等先后建成通车,北京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截至2022年6月,北京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176公里,京津冀地区也基本形成了以“四纵四横一环”运输通道为主骨架,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新格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2022年6月9日《北京日报》1版,《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现率先突破》)

  (来源:《北京日报》2022年9月29日,第14版;作者:贾晓燕;图片:原文配图;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