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2-04-20

2006年废止的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这段感人的文字是一位普通农民的心声,铭刻在一尊三足青铜圆鼎——告别田赋鼎上。今天,这尊告别田赋鼎陈列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全面取消农业税,中国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是中国共产党造福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创举。

  2006年9月,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拿出自己的钱铸成告别田赋鼎,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农民对取消农业税的喜悦心情。该鼎由青铜铸造,最大直径82厘米,高99厘米,重252千克。铜鼎上腹刻有《告别田赋》铭文,共计560字,倾诉着亿万农民对党的“三农”政策的拥护和感激,历述着田赋的变迁以及农民生活的变化。铜鼎正面腹部刻“瑞兽祥云,中华盛世”字样,下腹刻四海水纹、高浮雕龙、瑞兽,寓意中华盛世、国泰民安、社会和谐。

  2006年,王三妮一家不仅免除了农业税和“三提五统”,还得到了政府的补贴。据他和家人讲述:“当时家里有七口人,14亩地。公粮每年交两季,合计下来总共要交1000多斤粮食。每年的‘三提五统’和农业税费,平均下来每人76元,一年532元。农业税废止后,这些钱不交了,种地政府还补贴216元。”“免田赋是农民祖祖辈辈的梦想,这么大的好事让我们赶上了,心里特别高兴。鼎是用来记载国家大事的,所以想把这个鼎铸好,表达一下感激之情。”

  农业税作为一个古老的税种,已经绵延260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底子薄、基础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例,农业税成为国家财政支持工业化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1958年6月,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为我国农业税的征收作出了具体要求。

  改革开放后,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发展乡镇企业、进城务工等,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缺口不断增大,而基层财源却有所减少。农民不仅要缴纳农业税,还承担着三项村级提留款和五项乡镇统筹款,俗称“三提五统”的各项费用,农民负担较为沉重。党中央高度重视日益突出的农民负担问题,一场历时多年的农民减负和农村税费改革拉开了大幕。

  20世纪末,党中央着重解决国家税收之外对农民的各种收费、罚款和摊派问题,1990年至1996年,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决定》《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等文件,减轻农民负担。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逐步改革税费制度。

  进入新世纪,农村税费改革的脚步进一步加快,开始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目标进行试点。200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在安徽全省进行了改革试点,正式启动了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全国所有省区市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安排305亿元用于税费改革的专项转移支付。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深刻分析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2006年1月1日,全面取消农业税在中国农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据统计,到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免税前的1999年同口径相比,全国农村税费改革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多元,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近亿贫困人口脱贫摘帽,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从废止农业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4月15日,第6版;作者: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图片:原文配图)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