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北京名人故居

来源:千龙网  发布时间:2024-09-07

  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

  箭杆胡同20号是一座不大的院落,隐身在东华门大街北侧曲折幽静的胡同深处。100多年前,这里是陈独秀在北京的居所,也成为《新青年》编辑部。

  这座小院,曾聚集起一批优秀的思想者和文化先驱,掀起了影响整个中国社会的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通过《新青年》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鼓吹新思想、新文化,启发新觉悟,唤醒了一代青年。而这些青年人也正像新文化运动兴起时所期望的那样——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都被《新青年》所激荡。

  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中得以传播,像破晓时的曙光,指引着在黑暗中寻求光明、在苍茫中摸索前路的中国人,并在此后百年间,彻底照亮了中国。

  在北房和南房分别推出“历史上的《新青年》”和“陈独秀在北京”两个专题展,集中展示《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陈独秀的基本生平及在京期间的主要活动与历史作用。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9月至1926年7月间《新青年》刊登的200余篇马克思、列宁著作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在这里首次以仿真的形式集中展示,填补了一项历史空白。该展览还首次汇集展出了陈独秀、李大钊编辑《新青年》时往来书信及编者作者之间的通信手札,让观众了解和感受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初心和使命。

  据了解,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很多事件都是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发生的,院内还原景重现了《觉醒年代》中的部分陈列,希望能带给观众更别致的观展体验。同时,现场特别设置了油印体验,观众可以亲手印制第一版《新青年》封面并加盖当日纪念章带走留念,不仅学得到党史知识,还能带得走红色文化。

  二、李大钊旧居

  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这是李大钊先生曾经在北京居住过的地方。从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和他的家人们在此居住将近4年,这里也见证了李大钊同志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最具代表性的革命实践。重温《觉醒年代》,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华胡同,走进李大钊故居,穿越百年去看看守常先生曾经走过的地方。

  李大钊租住这里时已有一定社会地位,既担任着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和教授,还兼职着四所大学的教授。根据文物资料显示,他当时的收入是120块大洋,多的时候月入可达近300块大洋。在当时,几块大洋足够维持普通家庭一个月生活开销,李大钊有足够的条件给家人和自己更富裕更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生活简朴甚至清贫,是一位实实在在的“月光族”。他倾家纾难,不仅常常接济贫寒学生,据后来统计他还将其收入近三分之二都用于支持革命活动。

  雪地里护送陈独秀出京一辆骡车上,陈独秀与李大钊“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这就是广传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0年3月,李大钊领导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陈独秀领导成立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在李大钊的带领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办公室正式成立,取名为“共产党小组”。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故居北房堂屋,中央摆放一张八仙桌,两侧各放一把椅子,靠北墙的条案两端各摆一只掸瓶,中间摆着一台老式座钟,条案上方悬挂着一幅中堂画。在中堂画两侧悬挂着一副著名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副对联亦是李大钊一生精神风范的光辉写照。这期间,李大钊写下《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等文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领导发动北方工农运动,参与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以极高的革命热情研究、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成为20世纪初中国革命的“播火者”。

  故居南院为“播火者——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专题展展厅。“播火者”意为: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之火,播共产党创建之火,播中国革命实践之火。展览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别从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中国革命实践的开拓者三个维度,重点展示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伟大贡献。展出文物《史学要论》是故居馆藏一级文物。1924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一书,这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奠基石,也是李大钊史学思想的精粹之作。

  三、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院,是一座建于清代中期的四合院建筑,1955年齐白石曾在此居住,2012年5月13日作为纪念馆对外开放。

  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老北京四合院,寂静的庭院里,由外向内依次分布着一株海棠、一株石榴、两株玉兰和两株月季,满地树影斑驳。庭院中央矗立着齐白石先生的全身塑像,他手拄拐杖,站在玉兰树翠绿的枝叶间,神情专注地遥望远方。

  门廊与庭院之间的拐角处,一盆石景,两株绿荷,加上旁边的翠竹和灰色的墙壁,构成了一个疏朗有致的艺术空间,与齐白石先生简洁明快的艺术风格刚好契合。齐白石画虾、画萝卜白菜、画小鸡觅食,都是简单寻常的生活场景。他那纯正简洁的水墨语言里,既有人间烟火气息,又有文人画的大境界。

  一幅画的价值并非取决于题材,而是取决于画家的修养。大俗即大雅,简单脱胎于繁复而胜于繁复。齐白石曾到长江边写生,因美景应接不暇,坐了一天竟未动笔。十年后再画,画面上只剩下一石一鸟,其余都是留白。留白是中国画极高的艺术,不着笔墨,却成就了万千气象。简约到极致,也美到极致。可见,这个角落小景的营造可谓匠心独具。

  宽敞的庭院里,散布着几处方桌和环绕方桌的棕色藤椅。也许在当年的盛夏,那是齐白石先生招待客人的地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壶清茶,几许微风,说尽天下兴废事。

  1986年1月21日,齐白石旧居被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

  四、北京宋庆龄故居

  北京宋庆龄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宋庆龄自1963年4月乔迁于此,一直工作、学习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于1982年5月29日对外开放。

  北京宋庆龄故居原为醇亲王府花园,建筑面积4100余平方米,庭院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土山内侧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绕园一周。古建筑群以西是宋庆龄的寓所,兼办公、会客,称主楼。建筑群与南湖之间为草坪。南湖南岸有明代两层楼建筑称南楼。南山东侧有箑亭;西侧有听雨屋。长廊连接南楼与北建筑群,长廊中有恩波亭。

  北京宋庆龄故居是收藏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的博物宝库、研究宋庆龄生平事迹和思想的机构、弘扬宋庆龄精神的阵地、增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平台。1982年2月23日,北京宋庆龄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3月27日,北京宋庆龄故居被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五、沈家本故居

  沈家本,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他是我国近代著名法学家、清末修律的代表人物,字子淳,号寄簃,浙江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曾赞誉:“沈家本先生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奠基人。作为封建官僚,他廉洁奉公,爱国守志;作为晚清变法修律的领衔人,他开辟了传统法律走向近代化的蹊径;作为经史专家,他殚精竭虑,著述之丰堪称文苑菁华。”

  晚清时期,沈家本历任刑部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大理院正卿、法部侍郎、资政院副总裁、内阁司法大臣等职。在沈家本等人的努力下,清末法律改革开启了中国法律现代化之门,中国水土第一次移植了西方法治。沈家本先生前后在北京生活了60年,只有最后的13年是住在自己购置的金井胡同一号的这所院落。

  沈家本故居位于宣武区金井胡同。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南北长56米,东西长29米。沈家本故居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是西城区与最高人民法院联手推进文物合理利用的一次积极尝试,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探索创新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擦亮老城“金名片”的一个重要节点工程,也是法治西城建设、法治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

  六、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又称“丹柿小院”,现作为老舍纪念馆对外开放。

  1950年初,老舍先生买下位于现北京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的一所普通小四合院,在这里生活了16年,写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全部作品。1984年,老舍故居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老舍纪念馆在老舍故居基础上建成并对外开放。2008年3月起,老舍纪念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2020年5月起实行预约参观。

  老舍纪念馆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建馆以来,老舍纪念馆以保护故居和藏品、征集和研究藏品资料、举办临时展览活动、广泛开展社会教育等为基本工作任务,紧紧围绕“老舍生平与创作成就”这个主题开展工作。

  老舍纪念馆占地约400平方米,固定陈列包括老舍故居原状陈列和生平陈列两个部分。原状陈列展现老舍先生当年的生活原貌,包括老舍的写作间兼卧室,曾接待各方人士来访的客厅以及夫人胡絜青的画室兼卧室。院内东、西厢房现为展室,固定展览“走近老舍”通过大量珍贵的图书、照片、手稿以及生前使用物品,向观众展示老舍先生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七、北京鲁迅博物馆

  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馆区内包括鲁迅故居以及鲁迅生平陈列馆,鲁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鲁迅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和学习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鲁迅先生而建立的社会科学类人物博物馆,是首批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于1956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

  馆内常设展览,按照鲁迅先生一生的足迹,从出生地绍兴到南京求学,东渡日本,到回国后绍兴、南京和北京,然后南下厦门、广州,终于上海。尤其是鲁迅在北京时期,结合北京鲁迅博物馆旧居和馆藏的特色,增加了不少内容,对鲁迅在北京的工作生活足迹都有涉及,是展览的一个亮点。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又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对于“路”的诠释也体现了他们那一代人虽生逢乱世,艰难求生,但仍能披荆斩棘,勇往前行的斗争和前行,打破重重铁屋,探索救国拯民的方向和道路,这种生而无畏的斗争精神,这种甘于奉献的“孺子牛”精神,也是整个展览主要向观众传达的内容。

  图片摄影:千龙网记者 陈健男

  素材来源:新华网 人民日报 北京日报 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