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民德: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7-04

(淮扬运河扬州段;图片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官网)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人工工程之一,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与智慧。大运河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运河文化带建设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通过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使运河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发挥,实现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造福现在与子孙后代!

  中国大运河有着2500余年的历史,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开凿的邗沟,隋、唐、元、明、清各朝代的相继开凿与贯通,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在中国古代社会不但用以运输漕粮、商货、人员,而且还促进了沿线城镇的崛起、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更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容包括河道、工程设施、仓储、钞关、饮食、艺术、建筑等等,是中国东部地区历史发展演变的缩影。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运河、京杭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涉及北京、 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这些区域受运河影响的大小、强弱各不相同,运河发展、变化的历史时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遗留的运河文化遗产在数量、种类、级别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但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在宏观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大运河在历史上或直到现在始终影响着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对沿线城市发展、生态变迁、商贸往来、民众生活、社会习俗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运河既是一条承载运输功能的人工河流,更是一条文化流动的河流,一部运河史,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它所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且丰富。 而运河文化方面的研究也有着深刻的理论与方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需要长久的坚持与深入的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运河文化研究更好地为社会现实服务,为国家与民族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要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必须做好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唤起全社会热爱运河、保护运河的热情,使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一项全民运动与重要工作。运河文化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运河文化带指直接因运河而产生的河道、水工设施、钞关、漕运等以实物为主的遗产类型,它们在运河沿线的分布形成了一条线性廊道,是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大运河历史悠久、功能巨大、影响深远的见证与标志。而广义的运河文化带是运河区域不同文化资源的整合与融合,涵盖城镇变迁、经济商业、生态环境、 舞蹈音乐、饮食文化、民间工艺等诸多方面,是运河沿线所有因运河而产生或受运河影响、辐射的文化资源。

  中国大运河的遗产保护与利用要始终维持在“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总体框架中。运河沿线省市要加强交流与合作,要本着对现实、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以促进沿线城市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生态平衡、人居环境改善之间的关系。要在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建设富有中国特色 的运河文化遗产、文化、景观和休憩廊道,在确立科学、完善、系统的保护策略下,促进与实现运河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利用与协调发展,推进文化强国战略。

  —、运河文化遗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大运河源远流长,其文化遗产遍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八省市,共包括27段河道、58个遗产点、85个遗产要素,其中水工遗存63处,运河附属遗存9处,运河相关古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12处,综合遗存1处,合计85处。这85处运河遗产要素已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得到了科学的管理与妥善的保护,受到了政府与社会的重视。

  (一)运河文化遗产的整体现状分析

  遗产类型丰富多样,历史底蕴深厚。中国大运河始于春秋,一直延续至现在,不但是世界上开凿、使用最长的人工运河之一,而且其距离之长、 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大运河影响了中国东部省份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不但造就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而且使运河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明显的运河特色, 那就是兼容并蓄、开放融合、富有创新性。中国运河遗产非常丰富,既包括河道、阐坝、仓储、钞关、会馆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船工号子、木版年画、饮食产品、竹编制品、舞蹈、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类型是南北运河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反映了区域社会变迁的规律与本质。如运河水工设施体现了中国古代水利技术的最高成就,南旺分水枢纽、通惠河与会通河古船闸、高家堰等就在运河开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张秋镇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 临清与济宁竹编制品也是运河贯通后,各种民间工艺沿运河传播、交流的结果,并成为运河区域的知名品牌。而数量更多的民俗艺术则更能体现地方社会的文化特色,属运河文化、区域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程度差异巨大。自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沿运河各地加强了对运河文化遗产的挖掘和研究,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运河旅游业的开发、运河古镇建设,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地方政府对运河文化的重视,和对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也表明各地已认识到了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与影响力。但是,在运河文化遗产利用的过程中,很多地区因文化资源类型差异巨大、政策制定不同,出现了诸多不合理与不科学之处,如同质化建设严重、缺乏文化内涵挖掘、宣传力度不够、与生态环境结合程度不高等,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破坏文物、损害文物的行为,这种状况的出现除与国家尚未出台统一、整体的运河旅游开发规划有关系外,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短视、盲目作为的结果,他们认为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就是模仿古建筑,必须短期取得经济效益,因此忽视了文化开发与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运河南北断航160余年,河道状况标准不一。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将山东张秋镇运河拦腰截断,夺大清河河道入海,自此运河南北断航。目前济宁至杭州段大运河依然能够通航,承担着国家大量的运输任务,同时对灌溉、防洪、生态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而济宁至北京段运河因黄河的阻隔,断航达160 余年,除部分城市内部加以修缮作为景观河道外,分布于乡村的运河或淤塞,或被种植上庄稼、树木,如要达到通航的水平,还需要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二)运河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某些地区存在着遗产保护意识薄弱,重开发、轻保护的观念。由于运河文化遗产分布范围广,相关文物古迹难以集中,多以点状分布,所以保护的难度较大。很多地区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在遗产的利用上存在很多问题。如有些地方重申报、重开发,而缺乏对遗产进行系统的管理、修缮、维护,没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文化遗产进行监控、监测,甚至认为保护就是大搞大建,就是大规模资金的投入,缺乏科学、全面、长远的规划,缺乏分步实施、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的意识,存在着盲目冒进、急功近利等弊端与问题。

  不同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块分割严重,多头管理,各城市、各部门缺乏交流、协调与合作,各自为政。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运河、京杭运河、浙东运河,长达数千公里,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管理部门,涉及航运、环境、土地、卫生、税务等诸多机构,很多运河管理事务存在着交叉、重复管理的问题,因此在工作中难免出现效率不高、相互推倭、缺乏合作等问题,导致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运河文化旅游产品关联度不高,产品雷同,结构单一。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运河沿线城市,由于缺乏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盲目追求市场效应,没有特产与拳头产品,没有讲好运河故事,导致运河文化创意产业比较落后,游客印象不深刻,难以真正发挥运河文化的魅力。同时很多城市在搞旅游开发时或脱离运河这个中心,或忽视运河与区域社会之间的联系, 相关旅游产品雷同率较高,缺乏竞争力,缺乏地方民众的参与与关注,使运河旅游开发变成了内容单调、相互孤立、缺乏不同文化交流的景观游或仿古建筑游,不能够使本地的运河文化特色得到体现与展示。

  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宣传力度不够。很多运河城市将申遗成功作为终点,而对于后申遗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缺乏全面、宏观、系统、 深刻的认识,没有意识到运河文化包含着不同层次的文化,即制度文化、 社会文化、技术文化,普遍认为运河遗产就是文化的全部,而没有深入挖掘运河文化的本质与内涵。另外多数民众对于运河文 化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缺乏了解运河、认识运河、保护运河的主动性与热情,没有使运河遗产的保护意识成为一种全社会普遍参与的活动。

  总体来看,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目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要解决与处理好这些问题,需要明确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仅包括文物遗存, 而是应以大运河为主体,多类型、全方位、综合性的关注运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要以可持续性发展眼光将运河文化带看作运河沿线区域不同文化类型的综合体,系统、科学的保护、管理、利用,同时不同城市要抓住自身的特点,结合城市实际,促进运河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调发展,处理好运河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生态、人居之间的关系,将运河文化带建设看作长期与系统的工程,逐步贯彻与落实。

  二、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举措

  针对后申遗时代运河遗产现状的差异及国家大力建设运河文化带的广阔背景,在国家出台统一保护、管理政策的同时,各地政府也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做好运河文化遗产的统筹布局、分工合作、法规制定等工作,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将各项政策落实好、贯彻好,同时不同城市之间要打破地域限制与条块分割,分享最新保护、利用经验,通过合作以寻求共赢,通过运河文化廊道、运河遗产廊道、运河生态廊道的构建,使运河旅游开发充满生机与活力,使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带动沿线区域、城市不断发展、进步的推动力。

  首先,运河沿线各省市要建立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统一 规范、统一部署,打破条块分割与地域阻隔,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惩治各种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运河遗产的保护、利用及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庞大、长期的工程,绝非一朝一夕或某一部门能单独完成的,必须建立国家、省、市、县协调机制,形成中央领导,省市布局,水利、航运、 文物、环保、国土、农业、渔政、建设、规划、城管、旅游多部门联合统 一组织,要科学指导、分步引导,既要体现地方运河文化特色,又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吸收其他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将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一个系统与整体进行推进。要定期召开国家、地方层面上的运河联席会议制度,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与改进管理举措,实现运河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利用。

  其次,要构建运河文化遗产长廊、生态走廊,打造绿色、环保的旅游 线路。运河文化遗产数量多,范围广,内容丰富,但同时也存在着分散、距离长、吸引力低等问题。通过构建运河遗产长廊、生态走廊,可以将分散的遗产点串联起来,形成科学的保护方法,突出遗产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生态价值。遗产廊道、生态廊道的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统一协调,分步实施,优化产业资源,推动旅游产品创新。要搭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信息平台,形成运河沿线旅游资源数据库,实现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之间的转型与互动。运河城市要借助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机遇,通过基础设施的投入,实现沿线地区生态、经济、文化的平衡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水环境综合治理、特色资源开发等,将中国大运河 建设成为文化的河、生态的河、人居的河、经济的河、繁荣的河。

  再次,运河沿线城市要突出自身特点,体现地域文化的优势,扩大宣传力度。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各种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融合,在宏观保护、利用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体现特色,发挥优势,深入挖掘区域运河文化内涵,加强相关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要将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密切结合,以文化创新与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通过网络、媒体、出版物、运河题材电视剧与动漫、微信等方式扩大运河文化的宣传, 使更广大的民众能够了解运河、关心运河、热爱运河,不断提高运河文化的影响力与魅力。

  最后,要建立运河遗产的数据化管理平台,增强科技在运河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作用。在做好运河基础性数据获取工作的同时,要完善相关配套 设施,建立文化遗产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紧急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通过相关数据的科学统计、分析、整理,指导运河遗产的保护与管理要建立全国及地方性的大运河遗产监测中心,组建遗产预警系统,起草相关标准、建立规章制度、培训专业人员,要加强沿运省份及与世界运河国 家开展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的水平与能力,突破管理瓶颈,实现科学管理。

  总之,要在运河遗产的保护理念、技术上不断创新,要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以科学规划为基础,强化保护、管理的 权威性、时效性、完整性,要做好文化遗产的日常登记、维护工作。形成完善的保护、监控体系,加大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设备水平。要搭建遗产信息资源云平台,积累海量大数据,形成数字资源信息层,将信息建设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使数字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服务于现实社会。要扩大遗产保护资金来源的融资渠道,在政府主导下成立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吸收商业资金、民间资金的参与。

  三、结语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仅是文化建设的内容,它是多方面、全方位、综合性的,涵盖自然、生态、经济、旅游、社会、人居等诸多的方面,要将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可持续性与协调发展。要讲好运河故事,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内涵,提高运河沿线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要完善大运河遗产管理档案,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建立信息化平台,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分类、区别保护、责任落实,使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运河文化带建设要唤醒民众的环境、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形成科学保护理念,推进文化强国战略。

 

  作者:郑民德,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河南段)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