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骞:济宁同知潘叔正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8-03

(潘氏祠堂门前的石刻运河图,图片来源于台州日报)

      潘叔正,生卒年不详,字惟献,号绩庵,浙江仙居(今台州市仙居县)田市镇谷岙村人。潘家在当地为大族,黄淮《仙居潘氏族谱后序》称“其居在邑东南,里人以族属之盛,名其地曰东潘”,“其族人皆世业诗书”,读书仕进的风气很浓。潘叔正自幼聪慧,喜爱读书,于永乐元年(1403)中癸未科举人,自此登上仕途,曾任江陵主簿。永乐八年(1810),任山东济宁州同知,“存心公恕,长于抚绥”。永乐九年,他主持修建横跨辖内中新河的小南门桥,便于百姓出行。

  明初洪武、建文年间,漕粮转输北平,主要以海运为主,“海运饷北平、辽东为定制”。自永乐四年(1406)起,明成祖朱棣命平江伯陈瑄督办漕运。开始时仍采用陆海兼运的形式,“一仍由海,而一则浮淮入河”。后来主要通过隋代南北贯通、元代取直的大运河进行漕运,而海运则成为漕运的补充,所谓“河为正运,海为备运。”但是,当时漕运并不顺畅,特别是所经山东境内会通河段岸狭水浅,重船无法通行。漕粮通过黄河运至阳武(今河南阳武县东南)后,便不能继续前进,只能改“发山西、河南丁夫,陆挽百七十里入卫河,历八递运所,民苦其劳”。因此,尽快疏浚运河、畅通运道,已经成为朝廷保证漕运畅通、巩固北部边防的当务之急。

  济宁地处会通河南端,是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潘叔正担任济宁同知后,目睹会通河浅涩不通,漕粮陆运又使百姓辛苦的情形,遂对会通河进行了细致的实地勘察,基本摸清了会通河淤塞的状况。经过反复研究,他于永乐九年(1411)年二月上疏称:“会通河道四百五十余里(即大运河山东境内临清至东平县西安山段),其淤塞者三分之一,浚而通之,非惟山东之民免转输之劳,实国家无穷之利。”明成祖为了充分发挥漕运作用,采纳了潘叔正的建议,任命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及都督周长等总管会通河修治事宜。宋礼等人奉命征发民夫16.5万余人,对自济宁州到临清州的会通河道,进行了重新开凿和彻底修治。在整修运河过程中,宋礼采用汶上老人白英“借水行舟,引汶济运,挖引山泉,修建水柜”的建议,以汶水、泗水为源,修建十五闸加以节制,从此会通河运道大通,“浅船约万艘,(每艘)载约四百石,(漕)粮约四百万石,浮闸,从徐州至临清,几九百里,直涉虚然”。潘叔正积极参与了整修会通河的工程,同年八月,河工顺利告成后,他又亲率当地耆民一百三十七人诣阙谢恩。永乐帝因潘叔正首倡开会通河之议,功劳卓著,特赐潘叔正纱衣一袭、钞十锭,以示鼓励。在此次整修会通河之后,南粮陆运、海运同时废止,运河成为漕粮等各类物资的运输大通道,济宁也因其突出的地理位置而成为运河重镇,“自是商舶流通,文物䆮盛。而汶、泗诸水得交汇萦绕其间,灵气秀钟,人文蔚起,即概诸兖属,莫敢望焉。”潘叔正因治河有功,于运道民生大有裨益,深受济宁父老爱戴,当地百姓为他立祠于河侧。在当地专为纪念宋礼的宋尚书祠中,也以“济宁同知潘叔正、汶上老入白英侑食”。

  潘叔正担任济宁州同知期间,时刻关注百姓民生。他注意到兖州、东昌等府和定陶等县地旷人稀,而青州、登州、莱州等地人口较多,有的百姓无田耕种。因此,他于永乐十年(1412)上疏称:“宜择丁多者分居就畊,蠲免其役,三年庶地无荒芜,民不得失业。”此议亦被永乐帝认可和采纳,对于调剂山东各地人口,尽快恢复靖难之役对经济的损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周广骞。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山东段)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