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务段运河传说两则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1-16

(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河西务位于天津市武清区,古为漕运码头,榷税钞关,水陆驿站所在地,素有"京东第一镇"和"津门首驿"之称。北运河大部流经平原地区,因“河曲效应”导致河道曲折,至河西务段水深流急,河道更险。北运河河西务段沿岸流传着一些传说,在此分享两则。

刘墉造字

  话说乾隆皇帝下江南,乘龙船沿北运河南下。行至河西务,见河水波光粼粼,芦苇随风飘荡,岸上草长莺飞,风光旖旎,两岸店铺栉次鳞比,繁华异常,龙心大悦。

  乾隆与刘墉站在船头正谈笑间,龙船已经开到龙门口。忽然,一颗芦苇随风荡向船头。乾隆一伸手,“嗞儿”的一声拔了下来,看了一眼,回头对刘墉说:“刘爱卿,朕刚才拔芦苇时‘嗞儿’的响了一下,这‘嗞’字如何写呢?”

  刘墉一时被难住了,但刘墉聪明呀,脑瓜一转,手指划向掌心:“‘草’字头,下面有个‘土’,中间夹个‘水’……” 乾隆接口到:“左边再加一提手儿,提手左边再加个口。刘爱卿当场造字,真乃苍颉在世。”君臣一起大笑。

方观承开河分双街

  河西务城(今土城村)北,北运河西岸有个双街村。相传康熙年间,双街村有一个大财主,为人吝啬小气,为村民所不齿。

  一年冬天的清晨,财主起床后出来遛早。忽然听见放草料的棚子中有声音,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蜷缩在他家的草棚中,全身瑟瑟发抖。财主一看,顿时大怒。于是,转身端了一盆水,照着这个年轻人头上就泼了下去,并命家奴一顿棍棒将他打出了院门。这个少年幸被村西一户贫苦人家收留,赠衣馈食,身体很快复原。

  这个书生名叫方观承,祖上数代为官,不想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四代均遭发配黑龙江。当时,方观承尚在幼年,虽免于发配,但却成了一个孤儿。待到方观承年岁稍长,因思念父祖,于是徒步万里,往来黑龙江与南京之间,阅尽人间风土,历经沧桑世故,历练成了一个饱读诗书、见多识广、人情练达的豪士。而此时,他的父祖相继在黑龙江病故。此次途径河西务,本想进北京城谋生,却因饥寒交迫困在了双街。

  后来,方观承只身闯北京,巧遇铁帽子王爷福彭,被请到府中当了幕僚。雍正十年(1732年),福彭被任命为定边大将军,出征准噶尔,方观承随军出征。第二年,福彭平定了准噶尔叛乱,班师回朝,方观承也因功被升为内阁中书。

  乾隆十四年,方观承升任直隶总督,正赶上治理北运河。当疏浚到河西务段时,因这里的河道弯多流急,洪水经常决堤,于是决定对此段运河裁弯取直。方观承亲临现场勘察划线,结果新河正好经过双街,穿那家地主宅院而过。

  老地主见状傻了眼,连急带吓的,不久就咽了气,其家也由此败落。而周围的穷乡邻却各得补贴,在新河两岸各盖起了新房,双街村也从此分成了东双街和西双街两个村子。当年救助过他的那户人家,还得了方观承许多答报,由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本文由天津市武清区委宣传部供稿。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