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媒体人徒步重拾西南联大历史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1-06-07

      2018年,从事媒体工作多年的杨潇,在自己36岁这一年开启了一场以徒步为主的旅程。近日,杨潇新书《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面世,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我希望激发读者对这段历史的兴趣,那一代青年人,那一代知识分子有生动的面相,值得重新发掘和重新打量。

《重走》封面。

  这条路“重走”了41天

  杨潇是著名的特稿记者,曾供职于新华社、《南方人物周刊》等媒体,因采访关系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还是一个背包客,喜欢在陌生的地方漫无边际地走,探寻未知的世界。

  “我出发前完全不知道这本书能不能写出来,甚至不知道这趟旅行是否成立。”杨潇从家乡湖南益阳出发,开始重走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的西迁之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南下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2月,临大师生分三路再迁云南,其中,由近300名男生和11位教授及助教(包括清华的闻一多、李继侗、袁复礼,北大的曾昭抡,南开的黄钰生五位教授)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历时68天,徒步1600公里,最终抵达昆明,与另两路师生会合,组成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

  杨潇一度曾找不到表达自己的方式,他想过要写一本书。那段时间,他正在读历史学家罗新所著《从大都到上都》,受其启发,“我想了想,有哪些人曾经从长沙徒步前往昆明?我想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湘黔滇旅行团的往事。”杨潇进一步做功课后,买来《联大长征》一书,书中收录了几位亲历者的日记,读来特别有意思。杨潇立即决定改走湘黔滇旅行团路线,“有关西南联大昆明八年的研究早已汗牛充栋,却很少见到关于这段路程的完整叙述。”

  2018年4月9日,杨潇开始“重走”,背着大背包徒步走了26公里。八九个小时后,当抵达湖南常德军山铺镇的一家小旅馆,卸下重负之时,他整个人弹了起来。因负重过大,他的身体出了状况,不得不寻求医生帮助。此后,杨潇决定让家里人快递来箱子,将三分之一行李转移到箱子里,将箱子快递到后面的几站。

  最终,杨潇以徒步为主,辅以乡村中巴、绿皮火车和顺风车,总共“重走”了41天,“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拜访当地的史志办,浏览地方志。地方志不仅意味着一手经验,它还以另一种方式,重建了人们和本乡本土的联系。”他还会找到那些年纪很大、眼睛明亮的老人,“他们经常聊着聊着就给你搬来一把椅子、一个凳子,还请你到他家吃饭。”湘黔滇旅行团当年的歇脚处大多已物是人非,很多庙宇也经过了整修与重建。

  还原一个个丰富的人物

  关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长沙成立临时大学,这段历史的资料很多很杂,但杨潇发现没有人好好梳理过,“我用的就是笨办法,先是到处找史料,然后仔细通读,将关于长沙的部分抄出来,再敲到电脑里,存在我的Word文档里。”

  为了写这本书,杨潇以《联大长征》作为基础文献,再辅以西南联大校友会合编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并找来西南联大校友们的回忆录、日记等,如《冯友兰回忆录》《吴宓日记》《朱自清日记》等,他还有幸得到了媒体朋友发来的日本学者楠原俊代相关专著的中文译本。正是通过大量史料的寻找,他触摸到当年教授和学生的踪迹,“当把所有东西汇到一起时,就犹如一个网络,一环扣一环,许多似乎没有联系的人都有了联系。”

  在寻找史料和写作的过程中,杨潇刷新了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认知。在杨潇看来,闻一多不仅仅是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更是一个丰富、生动的人。杨潇在闻一多的书信中发现了许多很有意思的细节,比如他在一封信中抱怨妻子,袜子为什么没给他洗,他因此不得不学着洗袜子。而在另一封信中,他因为拒绝了顾毓琇的邀请去汉口做官,令妻子有些不满。在杨潇看来,闻一多的书信特别动人,一个人的节操、任性、个性都在其中。

  不仅从大量史料中寻找蛛丝马迹,杨潇还采访到了旅行团成员中唯一在世的吴大昌教授,以及旅行团成员的第二代。吴大昌今年已是103岁高龄,杨潇采访那年老人家正好百岁。第一次见面,老人家一聊就是四个小时,还提供了珍贵细节,比如每天徒步,学生们脚上起泡,自己下不了手,同学们就互相挑水泡等。

  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激励

  “历史资料、面对面采访、现场观察,这三部分是互相激发的。”杨潇说,对后人的采访、在现场的探访,激活了史料。

  事实上,《重走》如同一部多声部作品。杨潇说:“我把那些散布于传记、日记、回忆录、地方文史资料、档案、口述史的零星东西整合起来的同时,好像也把自己整合了起来。”杨潇希望自己的文本是开放性的,他更希望把判断权交给读者,而不是要告诉读者一个什么结论,“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与自己共情的地方。”他希望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激励,在困顿、灰暗的时候,沉下心,静下心,埋头做事。

  去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杨潇的写作也到了最后几章的关键时期。但杨潇一度被焦虑、悲痛等各种情绪轮番轰炸,并临时搁笔。他曾一次次重温陈梦家在昆明写给胡适的信:“这五年的苦读,救疗了我从前的空疏不学……亦因了解古代而了解我们的祖先,使我有信心虽在国家危机万伏之时,不悲观,不动摇,在别人叹气空想之中,切切实实从事于学问。”杨潇说,他感受到激励和力量,去年3月,最终将最后几章完成。

  在多位学者看来,《重走》恰恰提醒读者,如何阅读、交谈、行走,如何重拾热情,并且回应着一个永恒的命题:如何寻找道路,如何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来源:《北京日报》2021年6月5日,第7版;作者:路艳霞;图片:原文配图;原标题:杨潇新书《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面世——媒体人徒步重拾西南联大历史)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