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说年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1-02-03

   马上就到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年关的脚步声是越来越近。疫情笼罩下的庚子鼠年就要过去了,迎来一个万象更新的辛丑牛年。常言说:“牛马年,好种田”。在牛年即将来临之际,不禁忆起小时候过年的习俗。

  说到年,我就想到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为一年。古籍记载,“年,谷熟也”,或说“年,取禾谷一熟也”,或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古人认为,“必先有禾之种植,而后有年字之发生。年生于禾,非禾生于年”。看来,这当是年的本义,也就是说,禾谷熟了就称为年,与农作物生长和人类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了。而禾谷一年一熟,慢慢就演化成了时间。

  民间相传年是怪兽,闯到村里进行祸害,人们用火和爆响的东西吓唬它。后来人们在家门口挂上红对联,怪兽以为是火,就不敢进了。而怪兽半夜来时,炮仗噼啪一响,吓得赶紧开溜。这是一种传说,就不多谈了。

  唐人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诗,相似的江月相似的年,又怎么记呢?这就牵扯到了历法。如今我们的历法实行的是“双轨制”,一是“阳历”,也就是公元纪年;一是传统的“阴历”或“旧历”,又称“农历”,也就是天干地支纪年,因此,便有阳历年与旧历年之说。阳历年又称新年,而旧历年就是春节。

  尽管我们也过新年,到新年时还发贺辞、寄语,以行倡导,但民间千百年来真正过的年还是春节,习惯称过年。有人曾问,春节起源于啥时呢?根据资料,一般认为春节起源于古时候的“腊祭”。腊其实是“合祭诸神者”,“腊者祭先祖,腊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简单说就是古人祭祀百神及先祖的一种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免祸免灾,甚至人们还要朱砂涂脸,鸟羽装饰,载歌载舞,热闹非常。而腊祭多在农历的十二月举行,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我幼时生长在平谷的乡村,记得一进入腊月,乡村就洋溢着年的浓浓味道了,而腊月里有两个重要日子。

  一是腊八,上面说了腊祭,啥时祭祀呢?有腊日,就是腊八,起码可以追溯到先秦,也是由来已久了。而喝腊八粥,据说始于宋代。一是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这天应祭灶王爷。咋祭呢?也简单,过去民间有“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之说。大概到了近代,才演变为“糖瓜祭灶”,说灶王爷上天要见玉皇大帝,家人唯恐灶王爷说自家坏话,便用带芝麻的糖瓜粘住灶王爷嘴,所谓“二十三,糖瓜粘”。施些小恩小惠,希望灶王爷上天好话多说。所以,民间流传着一副联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真正过年,是腊月三十,称为除夕,有辞旧迎新之意,街坊邻居纷纷贴上对联。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年节时得到了具体体现,过年时祭祖便是重要环节。

  大年三十晚上,自然是一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吃,寓意团团圆圆。包饺子时,母亲拿个一分或二分的小镚儿,偷偷放到饺子里,说谁吃到谁有福气。吃饺子时,不忘捞几瓣腊八蒜,顺便倒点腊八醋,味道美极了!清人所写《燕京岁时记》对此记载:“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及宝石等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把小块金子、银子或宝石包饺子里,该是何等富贵之家!

  新的一年在鞭炮声中开始了,而这年要过了破五,再过十五,才算过完。大家知道,十五是元宵节,那么“破五”呢?过去都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所以,从初一到初五,约定俗成,各家会有一些禁忌,比如禁说不吉利的话啦,不准动针、剪等等。《燕京岁时记》也记载:“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宦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此外,过了破五,一些店铺也该陆续开张了。

  (来源:《北京晚报 》2021年2月1日,第20版;作者:柴福善;图片:原文配图)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